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校地共青团合作,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6月7日,浏阳市镇头镇团委联合MK体育官网团委开展“共读一本书”主题研学活动。浏阳市镇头镇3名选调生发动10余位青年干部,组织13名乡村中小学生开展“共读一本书”研学活动。活动以“校地共建”为契机,以“MK体育官网”学术场馆资源为依托,通过“资源挖掘—共读共享—场馆赋能—平台搭建”的路径,探索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
一、立足红色历史资源,筑牢校地协同育人根基
镇头镇团委立足基层红色资源,结合MK体育官网建校特色,将陈昌生平事迹陈列室与MK体育官网校史馆作为实景课堂,以《毛泽东诗词集》为载体,开展共读研学活动。在镇头镇陈昌生平事迹陈列室,研学团队通过200余幅历史图片、50余件实物展品及文献资料,系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陈昌在湖南早期党组织建设、工农运动领导中的卓越贡献,对红色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2022届选调生曹书浩结合地理专业知识,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切入点,借助立体地理图册解析诗词中的革命地理脉络;在校史馆,研学团队透过泛黄的历史文献、珍贵的实物展品与多媒体影像,学生们看到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足迹,特别是在党的领导下扎根湖湘、传承红色基因的故事,再到今天“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校训精神,感受到了学校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深厚底蕴。

(图为研学团队参观陈昌生平事迹陈列馆)
在毛泽东铜像广场,研学团队以集体合影的仪式感缅怀毛主席,表达对伟人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校地双方以陈昌事迹、校史文化等红色资源为纽带,推动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红色文化内涵,完成从“单点参观”到“价值共鸣”的跨越。

(图为研学团队在MK体育官网合影)
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文化体验形式
在毛泽东思想展览馆和虚拟VR仿真实验室中,研学团队借助数字化手段沉浸式体验红色主题虚拟场景,通过互动操作跨越时空界限,让抽象的红色历史以可感知的方式呈现。毛泽东思想展览馆的文物史料与多媒体影像,系统呈现了伟人思想的形成脉络;VR技术把“金沙水拍云崖暖”的长征场景变成了可互动的虚拟体验,学生在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韧精神。研学团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深入学习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对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这种“科技+红色”的融合模式,突破传统教育的单向传播局限,将理论学习与场景体验有机结合,获得同学们和随队老师的一致好评。高校的科技资源与基层的组织动员能力相结合,有效创新了思政教育的载体和形式。

(图为研学团队参观毛泽东思想展览馆)
三、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推动育人成效内化践行
研学团队走进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重点参观物理学院科普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学生亲手操作“神奇的浮力”“光的折射”等实验装置,选调生与大学生志愿者共同指导实践,将“可上九天揽月”的诗词豪情转化为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动力。在科普实验室里,师生们通过互动实验装置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创新项目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这次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世界的窗口,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种子。对选调生青年干部来说,这次活动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基层服务能力,开拓了基层工作新思路,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图为研学团队参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此次“共读一本书”主题研学活动是校地共青团合作的重要实践。它有效整合了基层政府的组织优势和一线青年干部力量,以及高校的学术资源、科技平台和历史底蕴,共同服务于青少年“思政教育”目标。通过系统性地挖掘红色资源筑牢育人根基、创新性地借助科技手段活化思政课堂、前瞻性地搭建实践平台成功构建了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这种深度合作,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地方发展、青年成长的同频共振,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红色基因传承与科学探索实践中汲取力量,有力促进了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