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的思想,改造人的灵魂。然而,对于千千万万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的教师而言,诸多溢美之词只是多余。大道无形,大德无碑,这才是对一位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
方世敏,MK体育官网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区域旅游领域开发,凭着不显山露水的执着、不图名利的忠诚,将近三十载不折不扣的教坛人生,吟唱的就是一首开拓进取的奉献之歌。
痴心不移——衣带渐宽终不悔
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方世敏就出生在美丽的洞庭湖畔,秀美的山川和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他聪颖的头脑和朴实的个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高考招生可谓是百里挑一。1982年,年仅十八的方世敏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一跃而成“天子骄子”,顺利进入MK体育官网历史系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丰富人生。
出身教师家庭的方世敏,对老师这个职业“情有独钟”。1986年大学毕业后,方世敏留校任教,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两年之后转到历史系中共党史教研室从事教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响应教育部号召,进行专业调整,MK体育官网也一直在专业发展的道路探索,开始积极筹建公共关系学、旅游管理等新兴专业。为了学科发展需要,方世敏服从组织安排,离开自己原有的专业领域,转而从事应用学科专业的申办和教学研究工作,开始了并不轻松的转身,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中共党史到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再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多次转换。
新专业的申办和建设之路可谓艰辛。旅游管理专业从开办时的“一穷二白”,到2007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全国第一类特色专业,方世敏和同事们煞费苦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旅游管理专业作为MK体育官网的新办本科专业,在全国也属新开办专业,并无成熟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可资借鉴,办学条件又极其有限。尽管如此,方世敏和同事们凭着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首先努力理清办学思路。他们深知,旅游管理专业属应用性很强的文科专业,发展离不开社会,需要了解社会,也需要社会的支持,还要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他们花费了不少精力与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谋求合作。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逐步把旅游管理这个新专业建设成为了研究和办学特色鲜明、在本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他们在规范课程体系的同时加大学生实习比重,实习内容更加具体化,实习时间由最初一个月到四个月,最后延长至半年,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在实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回校作为论题展开研究探讨,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创新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确立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方世敏感慨:“旅游管理专业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路凯歌的过程,我们提高了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获得了办学经费,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加强了对社会的认知,这为专业的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离开擅长的专业,重新开拓一片领域,一切都得重新开始。有人问他图啥,方世敏笑不作答。因为在他眼里,学校的事就是大事,“痴心”不移。

(师生一起外出调研)
桃李天下——春雨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方世敏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要爱得深沉,爱得真切,爱得全面。这样,老师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的心灵相融。
怎样爱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方世敏总结出了“三心”作法:在思想上正面诱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执教的那天起,方世敏就没有放弃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教学方法的钻研。谈到教育教学,方世敏更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秘诀”。
如果有这样一个课堂,让你把做课题当成其中最核心的一部分,将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使你在与社会的交流磨合中更加深刻地体验专业价值,你是否跃跃欲试?如果有这样一个课堂,让你在大二、大三就接触毕业论文的设计,并亲历有专家考核的毕业论文答辩,你是否愿意提前体验?方世敏的课堂就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知识殿堂。
作为活跃在三尺讲台上的资深教师,方世敏积极投身课程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的探索中走过专业体验的长廊,满心欢喜地学完《旅游地营销实务与案例》课程,这是一次特殊而又成功的尝试,被学生亲切称为“夹心饼干”教学模式。“夹心饼干”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相互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作为核心,旨在完成教、学、做“三位一体”,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理论讲授、案例讲评和做课题,其中做课题是整个“夹心饼干”教学模式的核心层次和关键环节。这三个层次的组合方式恰如两方面的书本知识“夹”着做课题这个“心”。
在课堂上,方世敏以学生为本,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核心,以考试为重心”的“三心”教学观念,以专业知识为纽带,以主题调研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研讨,营造了知、意、情相融合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夹心饼干”教学模式是湘大教学领域继“五步教学法”的又一新鲜事物,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和热情支持。作为“夹心饼干”教学模式的“总设计师”,方世敏说:“只要学生们喜欢这种方式,我会将它进行下去,扬长补短,不断完善。”
除了创新教学模式外,方世敏与同仁们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进,湘大旅游管理专业形成了“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成果转化及科学研究四个方面相互转化而又相辅相成。正是凭借这套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该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全国第一类特色专业。
潜心科研——勇立潮头唱大风
“一个人不在乎言语的多少,实干才是最重要的!”方世敏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道路上走得铿锵有力。
多年以来,方世敏潜心于区域旅游规划开发与景区管理、休闲农业研究,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五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红色旅游研究》、《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专著、教材十多部,获得了各级各类奖励十多项。但他并未满足于小小的书斋,十分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注重知识、理论应用和服务于社会实践。十多年来,方世敏和他的同事们积极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规划策划和政策咨询服务,在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方世敏曾主持编制怀化、岳阳、湘潭、通道等多个地市、县区和旅游景区的旅游规划、策划达三十多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谋划美好蓝图。2001年,方世敏和同事们承接了第一个地市级课题——怀化市旅游发展规划,这也是怀化市第一次编制旅游规划。怀化在大湘西旅游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经济发展当时在湖南乃至湘西地区却严重滞后。方世敏和同事凭借湖南人特有的“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精神,克服参与人员少、社会阅历浅等困难,历经大半年时间,积极走访当地党政官员,求教同行专家,最终形成可行的规划方案,特别是规划的“古城古镇古村民族风情游”线路开发方案,确定了怀化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明确了旅游发展重点区域,成为怀化十多年来努力开发建设的重点。这条线路目前已成为大湘西和湖南省的旅游精品线路。这一规划得到了同行专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除了怀化规划项目,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方世敏编制的区域旅游规划工作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岳阳规划在2006年编制,不同于怀化的基本情况,岳阳作为湖南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已基本形成,这就意味着需要在更高的起点和更宏观的格局上去审视该区域的旅游发展,使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是一个新挑战。方世敏与他的伙伴们认真调研,与省市行业管理部门充分互动,把握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提出了富有创新的新方案,得到行内人士的认可和当地政府的肯定。而通道县的规划编制又有别于前两个地市级规划,通道县是民族区域,旅游资源保存完好,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且品位高,被称为怀化的“南明珠”。方世敏带领规划队伍对其投入大量精力,克服语言不通、经费不足、资料不全、调研条件艰苦等困难,现场考察二十多天,并前往广西、贵州的临近县市考察借鉴,找准发展定位,提出了高起点、有特色的系统开发方案。此后,通道旅游业快步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通道申报成功了多个国家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去年还将万佛山由省级风景名胜区晋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打造了一系列旅游品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旅游经济格局。
谈到目前正在编制的《岳阳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担任负责人的方世敏表示,这个规划任务重、时间紧、技术要求高,是十多年来遇到的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又是一个新挑战,需要整合多方力量,花费更多心思,投入更大的精力。即使如此,方世敏眼里依然透露出一种执着与自信,“多辛苦一些,多付出一些,我们有信心做好!也相信通过这项富有挑战的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团队服务地方的水平。”
后记
教育事业承载着的是人类最圣洁的情感。方世敏安心执教近三十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从懵懂少年到如今的厚积薄发,凭着坚毅果敢,在教师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