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郭正富,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姜洼村的村民们这几年来有三件事万万没想到。这头一件便是同村老郭家的儿子郭正富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MK体育官网,成了村里唯一的重本大学生。村里人纷纷称赞,说郭正富鲤鱼跃龙门,前途无量,以后一定是当官的命。
这第二件便是四年后全国重点大学生郭正富毕业后竟又回到老家乡下,村民们看到当年“天之骄子”的郭正富不但没能“衣锦还乡”,反而放下笔杆子,在穷乡僻壤拿起锄头种植蘑菇,过上了和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同村人惋惜不已,感叹寒窗苦读多年,终究不过如此。
这最后一件则峰回路转,还没等同村人反应过来,没过几年,大学生郭正富靠种植蘑菇发家致富,不仅盖房买车,娶了当公务员的妻子,而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春风得意。他的创业经历更是被各大媒体所关注,中国青年报称他为“蘑菇状元”“用知识回报这片土地”,宁夏日报说他“挥洒青春在山沟”“致富有道”。郭正富成了彭阳县当地家喻户晓的大学生创业明星,成为成长于基层用知识回报家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
如今,这位年轻的80后,在食用菌行业开拓出一片自己的事业,成立了彭阳县长城塬聚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28间菇棚,雇佣当地农民工63人进行食用菌生产,兼任彭阳县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主任、科技指导员,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益。明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郭正富,扎根于故乡的泥土,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一路风雨走来。
谁的青春不迷茫:找准人生新坐标
2005年,农村娃郭正富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和父老乡亲的期许,千里迢迢来到湖南,在MK体育官网就读生物工程专业。来自农村艰苦的地方,从刚上学的第一天起,郭正富就用功读书,用心做实验,“一刻也没闲着”。2009年郭正富大学毕业,和大部分的毕业大学生一样,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成为最大的难题。
2009年,市场还未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610万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寻求出路的问题。为求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公务员成为广大毕业生趋之若鹜的职业,公考热风靡全国,郭正富应父母要求和众多朋友的建议,也投身公考大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郭正富以面试环节几分之差遗憾落榜,亲友们听得消息纷纷摇头叹息,似乎前途暗淡。遭遇挫折的郭正富在此时却变得十分清醒: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有所用,何必挤破头去追“金饭碗”?他需要规划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选择回乡创业,是郭正富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农民的儿子郭正富有着深厚的故乡情结,早在大学期间就想过如何在农村发家致富,帮助更多的人,正是这种内驱力促使他选择了回家创业。“家乡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要用知识回报这一方土地。”大学专攻生物工程,郭正富知道,在彭阳农村,乡亲们脱贫致富最大的制约就是缺少农业科技支撑,更缺少掌握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当时,彭阳县长城塬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刚刚建成,正吸引大学生前去创业。郭正富得知这个消息,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便很快报名进入了创业园。
回到彭阳老家,郭正富呼吸着故乡熟悉的泥土气息,心情异常的愉悦。他隐隐觉得,他能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一展抱负。
遇见未知的自己:越努力越幸运
“深入生产一线,检验自己的所学,在泥土中汲取力量。”从小在农村长大,从能干活起,郭正富就经常和父母下地,种田、锄草、打药、割麦……这些没少干过。可这次回到农村,郭正富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彭阳县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建设的科技示范园区之一,也是当地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是闽宁协作的重要项目,是以农作物秸杆、退耕还林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药)用菌的综合技术,而彭阳县恰好具备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1997就从福建农大菌草研究所引进菌草技术并开始试验示范,在当地已有十几年的种植历史。根据海拔、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郭正富分析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发现,彭阳山区具有菌类培育的良好自然条件,适合发展菌类培育。郭正富也了解到,当时彭阳农村有少量的蘑菇种植户,但大多用的是土方法,蘑菇的品种和质量都一般。他意识到这一行业存在着巨大潜能和商机。于是郭正富一边在家乡的创业园企业里工作积攒经验,学习行业运作模式,一边自行摸索实践,探索一套自己的培育技术和生产模式。
刚到创业园,郭正富先给一家蘑菇培育企业打工,主要学习鸡腿菇和杏鲍菇栽培技术。当时园区技术不成熟,缺乏规范的技术方案指导种植生产,郭正富就长住在园区,观测记录菇的生长情况。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人也可以成就人。几个月下来,不但精心培育的鸡腿菇顺利出菇,而且在园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郭正富自己也探索出了一套鸡腿菇种植生产技术,并在实践中实施。在学习过程中,郭正富有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遇到技术难题,郭正富就到处查找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利用互联网向在线专家求教,点点滴滴详细记录,直到弄懂为止。是金子总会发光,专业知识过硬加上勤奋努力,没过多久郭正富就成为园区的技术骨干。在大学生创业园,没有现成的菌包,郭正富就发挥所学,探索着自己去配;没人会接种,郭正富就带领大家接种出菇;蘑菇产出后,还要有销路,后期的包装和宣传、开拓销路,也成为这个见过世面的大学生理所当做的事。
2009年12月,科技局组织14名科技特派员赴福建农科院进行技术培训。一个月培训结束后,郭正富带着厚厚的几本学习笔记回来了,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食用菌品种的种植生产技术。为了把这些先进的科技知识向农民群众推广,正确引导他们从落后的生产中解脱出来,走上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小康大道,郭正富把所学知识详细讲给园区其他创业大学生听,并亲自示范,鼓励他们开拓视野、放开手脚,大胆从事食用菌种植生产。当年就试验成功猴头菇、鸡腿菇、秀针菇等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一头扎根泥土,一头掌握核心技术。很快,在大学生创业园,郭正富成了“香饽饽”,哪家公司有困难,农户有不懂的地方,都会找他请教。看着郭正富在创业园干得如鱼得水,“大学生回到乡下也大有可为”的声音逐渐在彭阳县传开了,每年都有一拨大学生来到大学生创业园。
拆掉思维的墙:我要飞得更高
2012年,在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和掌握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后,郭正富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彭阳县长城塬聚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长城塬食用菌园区承租28间菇棚进行食用菌生产,雇佣当地农民工,主要从事食用菌类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引导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是开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立技术服务一体的专业化企业。郭正富准备大干一场了!
在彭阳农村,长期以来农民大多都住窑洞。近年来,随着人居条件改善,大部分农民搬出窑洞,住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一大批窑洞便闲置下来。

世代居住在窑洞,郭正富熟悉窑洞冬暖夏凉、保温性好的特点。在山东考察学习期间,他发现当地有人利用废弃窑洞种蘑菇。郭正富当即想到家乡大山里闲置的窑洞。他学习相关技术,回到彭阳立即开始窑洞种蘑菇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窑洞种蘑菇试验成功,郭正富随即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了合作社的农民。
刚开始生产食用菌的菌种来自福建,但生产中发现,并不能完全适应彭阳当地的自然条件。郭正富通过生物技术进行遴选繁育,选育出适合本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新品种,同时,由于原材料天然有机,产品口感品质有别于其他厂家,郭正富培育的“六盘山珍”杏鲍菇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宁夏名牌产品称号。
“只要品质好,销路不是问题。”郭正富的蘑菇逐渐得到市场的垂青。经过推介,他的蘑菇成功打入银川、西安、兰州等地市场。2013年一年,郭正富出菇2000吨,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20户农民受益。今年他准备进一步扩大市场营销规模,争取让更多农户受益。
如今,在彭阳农村,由于无需用电,成本比工厂化生产低,窑洞种蘑菇在当地成为一种新时尚。
为更好的发挥当地优势,带动农民致富,郭正富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技术本地化,带动了当地农民种菇的积极性。在蘑菇种植合作社,农户只管种植,蘑菇成熟后由郭正富收购;郭正富将其投入自己的营销渠道,转手成批量外销出去,一斤能赚几角钱。就这样,郭正富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农民只管出产后收钱,两全其美,互利共赢。这种管理模式成本低,同时食用菌生产所需原材料均来自当地退耕还林草和农作物秸秆,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得到乡亲们的普遍认可,半年下来,已经有50余户农民加入到合作社中。
郭正富的事业也得到彭阳县有关部门的支持,科技局、扶贫办、劳动就业局和团县委的干部经常来创业园,下车间了解情况,在技术培训、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他们想办法、出点子,积极帮助郭正富扩展市场。
“有了政府帮扶的钱和技术,做大做强就有了保障。”郭正富充满信心。
明天会更好:年轻的心永不止步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这是郭正富写在QQ签名上的一句话,佳句自勉,一路走来,笑看当年风雨。
现在,这个彭阳县年轻的“蘑菇状元”劲儿更足了,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郭正富依托当地资源,发挥科技优势,使蘑菇生产车间走出工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今,除了每天做好技术指导,郭正富将精力放在了开拓互联网销售业务上,他开了自己的网店,将合作社生产的各种蘑菇在网店展示,以吸引更多的客户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
郭正富打算抓品质、创品牌,以品质为支撑,以品牌为重点,创立蘑菇品牌,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同时,他还筹划着在原有销售渠道基础上,在银川、固原等主销区开直销店,将销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争取更好的效益,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青春是闪光的,创业是辛苦的,我想让青春的泪洒在创业的路上。但只要坚持下来,平凡的岗位也会成就伟大的事业。付出了就会有回报。”郭正富如此动情地说道。曾时的彭阳县,年轻人都以考上公务员为荣,如今的彭阳县,郭正富所带来的充满激情热情的创业风气一开,让大家看到了年轻人的未来更多可能。
郭正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起初对他回乡创业的家人从质疑到大力支持,现在他的两个妹妹也帮他一起打理生意,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只要自己选择的,就一定要坚持,生活中没有心想事成,只有学会知足。”
郭正富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