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初次来到MK体育官网的新生们,入学时普遍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手绘湘大地图。而这份地图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MK体育官网60周年校庆纪念版地图。
六十年,于历史的洪流只是白驹过隙,却足够见证一所学校的成长与辉煌。
六十年前,湘大的建设者们用心血在湘潭这块土地上勾画出湘大的蓝图。
六十年后,湘大学子用自己的所学描绘出湘大的美好。
走进校庆地图,走进湘大人心中的湘大。随着这份校庆地图的主设计者罗逾逾、补充设计者唐子荃接受笔者的采访,一份地图背后的故事便被娓娓道来。
“实际上,这份地图从设计到第一次使用,隔了两年的时间”。罗逾逾笑着说。
其实,在这份地图之前,湘大的校园地图普遍还是最基础简单的样式。“当时看到其他学校的地图都很美观,我就想,湘大也应该有一份高颜值的校园地图。”这样的念头在罗逾逾的脑海里盘桓了许久,终于,大二结束的那个暑假,她准备自己动手制作一份地图,送给湘大。
尽管这个想法已经成型,但动起手来,罗逾逾无可避免地碰到了不少棘手事。那时的她是第三届MK体育官网青年传媒中心的副主席,于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同事,并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支持。可因为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视觉传媒艺术专业出身的她只能独立完成。此时的湘大,正是酷热难耐的时节。在逼仄的小画室里,罗逾逾几乎整个身子都趴在了桌上,才能画出地图的草稿。小小的房间里空气不流通,也没有空调,草稿画到一半时,她便满头大汗。

气候条件尚且可以克服,但她面对的是更艰难的现状:她手中既无前者经验可借鉴,也无足够的资料来参考。在此之前,她唯一拿到的图像资料是学校南门一带的VR地图。为得到湘大全景的准确图像,罗逾逾几乎跑遍了学校每条大街小巷,从南到北,脑中的那幅地图也越来越清晰,直到最后慢慢定型。一个人,一张纸,一支笔,在暑假的尾声来临时,地图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困难,那一届的迎新并没有用到这一版地图。“那时离开学的时间已经很近,但地图还没制作好,所以就没派上用场”。陈述这个事实的时候,罗逾逾的语气中不禁带上了一丝遗憾。等到这一版地图被大规模正式使用已经是一年后。而接到地图将会在校庆期间被使用的消息时,她已然成为了一名湘大研一的学生。

两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足够它进行一番大改造了,湘大便是如此。
“增”:在校友的帮助下,学校西边的范围扩大了一部分,准备用来进行湘大的扩展建设。“建”:为迎接60周年校庆,重新修建了南苑食堂。“修”:修葺北京路、广东路、南门铜像广场。学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图便也要随之修改。这项任务换由唐子荃负责完成。无独有偶,她是第五届青年传媒中心的副主席,还是罗逾逾同专业的学妹。早在唐子荃进入青媒之前,她就偶然看见过这幅地图,这在她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乎她的意料,她没想到在两年后,她能够参与这幅地图的再创作。
相对于初版地图的诞生,这次的创作难度稍有降低,需完成对原地图的增加和修改部分。但也正是有前者珠玉在前,唐子荃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画风”,以便达到创作风格的持续统一。由于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她在排版上花费了很多工夫。而且更重要的是,她既要注重修改和增加,又不能破坏原有的格局。虽未到“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程度,唐子荃也坦言这个过程绝不能称为容易。
两年的时间不仅仅见证了这份地图是如何变得更加完整,也让大家看到了两位创作者在其中倾注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它说明湘大正一步一步走向更好的未来。地图成型的过程中,放弃的念头也曾在罗逾逾的脑海中闪过。“做这样一份纯手绘的地图确实很辛苦,但难道因为事情辛苦,我们就可以放弃吗?”也正是秉着这样的念头,唐子荃接过罗逾逾手中的笔杆,描绘出湘大的新面貌。这一份地图承载的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湘大精神。这一种精神也将以地图为载体,不断激励每一位湘大学子。
湘大的地图在纸上,也在心中,它的每一次改变,都会在每个湘大人的心中印刻。画卷已铺展,未来犹可期。